1.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A.万物皆备于我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心外无物
D.死生由命,富贵在天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概述知识。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本原是客观精神,特定词汇有:道、理、绝对观念、理念、上帝等。“死生由命,富贵在天”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而天命都是客观的精神,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A项:“万物皆备于我”是指万事万物都为我所具备,世上的一切完全为我所有,我决定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A项错误。B项:“存在就是被感知”是贝克莱的名言,感知体现了主体的意志性,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B项错误。C项:“心外无物”是王阳明心学的一个核心理念,强调人的内心是世界的本原。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C项错误。因此,选择D选项。
2.陕西的窑洞民居冬暖夏凉,从哲学角度讲,其建筑设计的前提是:
A.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B.掌握民居建筑的技术
C.尊重自然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
D.人能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变化规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规律是物质运动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可以使用自己的躯体和物质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引起自然界的某些变化,并能有目的地引发、调节和控制自然界中的实物、能量和信息过程,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生有利于人的变化或保持有利于人的稳定性。即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古老的窑洞在建筑学上属于生土建筑,其特点就是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生,简单易修、省材省料,坚固耐用,冬暖夏凉。题干中“窑洞冬暖夏凉”,事实上则是以客观规律为基础,尊重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特点来开展设计。因此,选择C选项。
3.下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与“一分为二,合二为一”思想不同的是:
A.物生有两,相反相成
B.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C.和而不同,执两用中
D.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并选错误项。
一分为二,合二为一体现的哲理是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进行转化,“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这句话出自《庄子·齐物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释义为,事物自生之时就开始慢慢走向死亡,反之同理,事物死的时候也意味着生的开端。即万事万物正在不断地出生成长,也在不断地死亡消失。在道家观点中,这代表了事物没有绝对的生与死。庄子的这个观点只承认绝对运动、否定相对静止,属于相对主义诡辩论。因此,选择D选项。
4.“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蕴涵的哲理是:
A.要重视事物的质变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C.质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D.如果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指不汇集众多的小溪流,就无法形成大江大海。由小流汇聚成江海,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强调了量变的重要性,即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A项: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题干内容并没有体现质变的重要性。A项错误。C项: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题干中强调的由量变的积累引起质变,而非质变的过程。C项错误。
D项:发展是事物运动变化中内在具有的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质变可能带来符合客观规律的新事物,但也可能带来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坏事物,不能说质变是发展的。“如果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表述错误。D项错误。因此,选择B选项。
5.从对“物”的守护到“人”的关注,观众从“看客”变为“学习者”,博物馆的公众教育能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国内博物馆在藏品入库、研究课题设置、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人才队伍建设、免费开放财政补贴等方面,存在诸多难题。从辩证法角度预见,博物馆功能转变的发展过程是:
A.道路平坦
B.举步维艰
C.曲折前进
D.前途光明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材料中表述了博物馆的发展存在诸多难题,但也强调了博物馆所取得的成就,首先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又体现了事物的前进性,表明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曲折性的统一。A项:目前博物馆存在诸多难题,体现了它的转变过程并不是道路平坦的。A项错误。B项:虽然博物馆的发展存在这一些问题,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它的发展具有曲折性的特点,但是并不等于说举步维艰,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是可以促进难题的解决。B项错误。D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前途光明。D项错误。因此,选择C选项。
(编辑:renjunfa)